
本网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不会就评论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备案号:津ICP备20002374号-5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天津金尚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新南马路五金城 邮编:300112 联系电话:13920335883 联系邮箱:jinhuikeji19@126.com
最近,在广东省深圳市的福田区和龙岗区及广州...【详细】
2012年12月21日,农历冬节,在广州市...【详细】
陈建华,泉州市德化县高阳村人,1961年出...【详细】
一件件世代相传的南音古乐器,可以把人...【详细】
“福建古乐”音乐社与泉州南音界人士合影 (陈婉娥 摄)
“太像了,太像了!琵琶、洞箫、二弦等南音乐器简直跟泉州的一模一样。”日前,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陈日升一行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找到了该国现存唯一一个南音社——“福建古乐”音乐社,这个南音社至今已经275岁了。
据悉,在近300年间,“福建古乐”音乐社一直没有跟泉州的南音社团联系,泉州的南音社团也从未与该社团交流过,然而经历了10余代的传承,“福建古乐”音乐社在越南几乎完整地将泉州南音传承下来。“现在他们还能完整地演唱《因送哥嫂》等三首泉州南音名曲,该曲目出自《陈三五娘》,深受海内外南音弦友喜爱。”陈日升说,这些曲目都是通过他们祖辈口传身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成为萦绕他们心中永久的“乡音”。
“福建古乐”音乐社隶属于福建二府会馆,关于该会馆名称由来还有一段趣闻。据说,当时泉州人和漳州人携手到越南发展,于是想成立一个福建同乡会,但关于名称要叫“福建泉漳会馆”或“福建漳泉会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这件事一直闹到当时清朝福建省政府,经调解决定命名为“福建二府会馆”。不过,后来在越南的泉州人和漳州人异常团结,还专门成立了“福建古乐”音乐社,演奏和传承家乡的传统音乐,泉州南音也因此一代代传承下来了。
四个多月前,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从泉州侨联的相关资料得知越南有南音传承下来的消息后,立即发函邀请“福建古乐”音乐社回来泉州交流,但没想到对方竟先复函邀请该协会先去交流。而且,这次泉州的南音界人士赴越南交流,受到“福建古乐”音乐社全体成员的热烈欢迎,并一道同台演出。“‘福建古乐’音乐社明年将来泉州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还准备聘请泉州的南音老师赴越南授课,让那儿的弦友学会更多原汁原味的南音名曲。”陈日升说,今后两个社团将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扩大泉州南音的影响力。(记者 陈智勇)